(十)健康步道:适用于社区、单位、公园等公共场所内具有一定长度,可供公众开展健步走等形式的健身活动,并获取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步行道路。
(十一)健康主题公园:适用于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公众身体活动,同时提高健康素养和获取健康技能的公园。
(十二)健康街区:适用于以街道为基础,向公众提供健康知识和技能,具有明显健康特色的地理区域,如健康宣传一条街、健身运动一条街等。同时适用于聚集一定数量的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特定区域,如健康街道、健康园区、健康楼宇、健康餐饮一条街等。
三、建设内容
(一)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
1.基本内容
(1)相关设施具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标识。
(2)位置便利,标识醒目,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3)设备功能简便,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适合自我检测。
(4)有人负责指导使用各种测量设备,设备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2.环境建设
(1)突出自助检测原则,配备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重指数(BMI)等测量工具和设备。登记各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记录。
(2)各种测量设备配有使用说明图解、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正常值参考范围,配有基础的健康指导或建议。
(3)设有宣传图画和展板,可供居民自行取用的健康宣传资料。
(4)摆放限盐勺、限油壶、腰围尺、膳食宝塔模型等健康支持工具展示。
(5)各类设施具备信息化互联互通基础。
3.活动开展
(1)与各类健康自助检测点紧密结合,对居民自测结果予以正确的解释和个性化指导,定期核查使用记录。
(2)定期更换宣传材料,每年不少于4次。
(3)利用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实现居民个体的血压、体重等生理指标的连续监测,每年不少于10人。
4.扩展内容
(1)配备体脂、骨密度、心血管功能、肺功能,中医体质辩识等检测设备。
(2)配备运动能力测试等相关设备,并有专家指导使用。
(3)各检测设备内部信息互通,可存储和简易分析检测数据,并提供健康咨询及个性化健康指导。
(4)将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的自测结果纳入个人健康档案,实现与外部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健康食堂
1.基本内容
(1)食堂对外公开承诺创建健康食堂,接受公众监督。
(2)环境整洁,无蚊蝇,室内外无污物。有禁止吸烟标识,为全面无烟环境,设有控烟督导员。
(3)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且达到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B 级以上,有效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
(4)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包括厨师和服务员)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在过去2年内,不曾被工商、卫生监督等行政部门处罚。
(5)配备有1-2名专职或兼职营养配餐人员,可制作搭配合理的菜谱。
(6)厨师应掌握制作低盐少油菜肴技能,能够制作低盐少油菜品至少5种。
2.环境建设
(1)在适当位置摆放体重计、BMI尺、食物模型、膳食平衡宝塔等健康支持工具。
(2)有可供自由取阅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
(3)张贴具有行动标识的宣传画,利用板报、电子屏幕、桌布(桌卡)、餐具包装等形式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
3.活动开展
(1)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半年累计接受2小时以上“减盐减油减糖”烹饪技巧、平衡膳食知识培训。
(2)持续提供未来一周菜品安排,并根据营养特点进行标识。
(3)定期更新健康宣传材料,每年至少2次。
(4)每年至少开展1次营养健康厨艺比赛、膳食知识问答等活动。
(5)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季度为食堂工作人员和就餐人员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与指导活动至少1次。
(6)控制膳食中油盐糖用量,记录每月油盐糖的购买量和使用量以及每日用餐人数,计算每人油盐糖的摄入量,控制每份菜肴的油盐糖用量,并逐步减少。
4.供餐服务
(1)菜肴品种丰富,平均每天午餐食物种类达到6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2)每餐提供低盐低油菜品占总菜品的30%以上,并进行标识。
(3)每餐主食品种2种及以上,确保粗粮类、薯类的供应。
(4)每周提供奶类、豆类、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食品和碳酸饮料的供应。
(5)介绍主要菜品的营养特点,指导就餐者合理膳食、吃动平衡,营造合理膳食氛围。
(6)提倡销售半份菜,促进就餐者食物多样性。
5.扩展内容
(1)主动提供特殊人群的膳食菜谱(如低能量、低脂肪、低钠盐等膳食)。
(2)标识食物成分及能量。
(3)持续记录点餐和菜品消费记录,掌握个人就餐习惯。
(三)健康餐厅
1.基本内容
(1)对外公开承诺建设健康餐厅/酒店,接受公众监督,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相关活动。